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

三个臭皮匠,真的可以胜过一个诸葛亮吗?

最近引起各方热烈争论的回教刑事法课题上,民联领导层理事会决议‘回教党力推的回教刑事法并没记载在联邦宪法与民联共同政策纲领中,所以民联领导层理事会的议决是,不会落实这套引起争论的法律’。

同一时候,民联领导层理事会也决议尊重吉兰丹州政府将回教刑事法纳入州回教法律的意愿。而且也没把这议题关上大门,反之准备再次探讨此事,不管是回教党、行动党或公正党,都可表达各自的立场与意见,但最终仍将以联邦宪法及民联共同政策纲领《橙皮书》为依归。丹州大臣兼回教党精神领袖聂阿兹过后也站出来表示接受理事会的决议。

可能人们觉得很奇怪,上述课题跟《三个臭皮匠,可以胜过一个诸葛亮》的名句有关联吗?这里就把民联比喻为三个臭皮匠吧,首要条件是三个地位平等但价值观和理念完全不同的臭皮匠,才可以哺育出多样性,多元化,多种意见得气氛。而民联三党也就代表着三种价值观和思维的社群,然后在从这种多元性的意见中探讨出优势和劣势,并在优劣互补情况下,找出最佳的效果,如果民联三党价值观相同或相近,那只是一个臭皮匠,一个臭皮匠肯定敌不过一个诸葛亮,而这里指的诸葛亮就比喻为国阵,虽然它也是个由十多个大大小小党派所组成的政治集团,但因内部权力结构有大小之分,强弱悬殊之下,失去了权力平衡,弱小者发出意见的空间越发狭小,久而久之形成类似蜀国中只有一个诸葛亮一种声音,一种意见和理念的现象。

民联三党,把它们分开成个体就是活生生的臭皮匠,回教党主张宗教保守主义不被非回教徒所接受,自然敌不过强大的诸葛亮(国阵)。另一个行动党则主张世俗和人人平等理念也不被回教徒所信任,当然也就被诸葛亮(国阵)视为另一个臭皮匠,不足为患。最后一个公正党则是三党内资历最浅,普遍被认为章法杂乱,党领袖(安华)无需选举诞生,降将众多,不够忠诚,被诸葛亮(国阵)嘲为烂泥扶不上壁。但这三个臭皮匠结合起来以后,差点就把之前被认为不可能被打败的诸葛亮给绊倒了。

这里就举一个列子,是发生在2008年的雪州禁酒风波,后来的决议是州政府不会落实禁酒令,同时谕令沙亚南市政厅,暂缓执行限制卖酒的决定,表面看来州政府的决议意味着反对禁酒派的胜利,但支持禁酒派也没有输完,因州政府也指示售酒商自律并强调加强执法,部分商家也配合自行下架啤酒,不再公开展示,转而向有需要又符合条件的客户出售。这看似不算是糟糕的决定,展现出三党意见得到充分尊重。

再回看这次回教刑事法的决议,以‘联邦宪法与民联共同政策纲领’为最终依归,决议看来也倾向了行动党的立场,但同时候决议也尊重吉兰丹州政府将回教刑事法纳入州回教法律的意愿,可能不是令各方各派所满意,但算是各方各派所接受的决议,东风不压到西风,西风也不压到东风,各刮各的,只要一方被压倒了,就变成了独大,那三个臭皮匠就只能是一个诸葛亮,而不是胜过诸葛亮。回教党聂阿兹一人说的不算,行动党林氏父子说了不算,即使被喻为民联共主的安华一人说了也不算,也许只有在一个谁说了也不算的气候下,才得以决出最佳方案,三党制定的纲领才可以有效的得到贯切。

最后来回顾一下三国历史,论个体的话,魏国中或许没有一个人才智比得上诸葛亮,但由曹操所领导的魏国国力一直都在拥有诸葛亮这一号才智者效劳的蜀国之上,终究其因。乃魏国阵营中,由曹操而下的一班以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或司马懿等等智襄团。各就其位,各司其职,集体决策,共同探究出最佳战略方案,怎样都比只有诸葛亮一人唱独脚戏的蜀国来得强。

沒有留言: